五格修炼,九段历练,方能铸就大器。2025年9月28日,是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6周年纪念日。
在这个特殊时刻,我们不禁思考: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,孔子的思想智慧如何在当代商业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?中部生物儒商学院静修营上,《大器——论领导者的人格修养》课程给出了深刻答案。
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,其"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"的理念,为后世领导者提供了完整的人格修养路径。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强调:"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"这句话揭示了德行领导力的核心价值——以德服人,方能赢得众人的拥戴。
刘晓明先生在《大器——论领导者的人格修养》课程中系统阐述的领导者人格修养五个维度,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:
⚫ 心格修养对应孔子所说的"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";
⚫ 器格修养体现孔子"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"的胸怀;
⚫ 品格修养契合孔子"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"的恕道思想;
⚫ 性格修养彰显孔子"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"的坚韧品格;
⚫ 情格修养呼应孔子"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"的修养境界。
这五个维度构成了领导者人格修养的完整体系,从内在心态到外在表现,全方位定义了什么是真正有格局的领导者。
华为:"灰度哲学"中的中庸之道
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被誉为"企业界的思想家",其管理思想深得孔子智慧精华。他将儒家的"中庸之道"创造性转化为"开放、妥协、灰度"的"灰度哲学"。
(一)中庸之道的现代诠释
任正非将孔子的中庸思想诠释为:
⚫ "开放" 是中庸之道"动态平衡"的前提
⚫ "妥协" 是中庸之道"不偏不倚"的运用方法
⚫ "灰度" 是中庸之道"无过不及"的形象表达
这种管理哲学使华为能够在各种矛盾中找到平衡点,实现持续发展。
(二)自我批判的修身之道
华为将孔子的"吾日三省吾身"发展成为"自我批判"的核心价值观。这种自我批判不是否定成绩,而是打破认知天花板,保持组织活力,正是对孔子修身思想的现代实践。
胖东来:"仁爱治企"的商超典范
胖东来作为中国零售业的"现象级"企业,其成功背后是孔子思想的深度实践。
(一)仁者爱人的企业管理
胖东来的仁爱治企与孔子的"仁者爱人"思想相契合。公司对员工的关怀令人惊叹:薪酬是行业平均的1.8倍,员工平均每年150天休假,还可以请"不开心假"、有委屈奖等。这正是孔子"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"思想的具体体现。
(二)致良知的扬善文化
胖东来把 "扬善戒恶" 作为企业准则,与孔子的"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"一脉相承。所谓"扬善"是发扬阳光、自由、尊重、信任、真诚、公平、正义、勇敢、博爱、节制等品质;"戒恶"是戒除虚伪、无知、自私、自卑、嫉妒、贪婪、束缚、伤害等习性。
儒商学院:传承孔子智慧,践行经营宗旨
中部生物儒商学院秉持"弘扬中华文明,践行经营宗旨"的理念,致力于打造融合东方智慧与西方管理的领导力培养平台。学院认为,真正的领导者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管理知识和技能,更重要的是人格的磨砺与境界的提升。这也是儒商学院课程设置的核心理念。
"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年代,我们的领导者特别是年轻的领导者,我们的一代社会栋梁,如何立身处世,如何安生立命,人生如何定位?"这是刘晓明先生在课程中提出的发人深省的问题,也是儒商学院试图帮助每一位学员回答的问题。
从知识到智慧: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
孔子提倡"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",强调学思结合的重要性。当今商学院的领导者培养大多侧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,而儒商学院则强调从知识到智慧的升华,从外在能力到内在修养的深化。这种培养范式的转变,回应了当代领导者面临的核心挑战: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,如何保持内心的定力与明晰的判断力?如何平衡短期绩效与长期发展?如何协调各方利益与价值诉求?
与此同时,刘晓明先生还指出:"人格修养其实是一件很难但很有意义的事。当领导者从'自发外视'低级层次,进入'反观自照'中级层次,最终进入'自觉修养'高级层次,就能:上获中华文化之精华,下炼移山倒海之心力;内启社会风气之先河,外成当代中华之伟业,享百年人生之天幸!"
传承孔子智慧,成就大器人生
在孔子诞辰2576周年这个特殊时刻,我们重温先贤智慧,思考如何在当代社会传承和发展儒家思想。中部生物儒商学院通过《大器——论领导者的人格修养》这样的课程,为参与者提供的不仅是一套知识体系,更是一条成长路径,一种思维方式,一份精神力量。
华为和胖东来的成功实践表明,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,能够创造出既有温度又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。儒商学院的探索与实践,正是为了培养更多能够将中华智慧与现代管理相融合的优秀领导者,为中国式管理创新提供更多思想和实践支持。
唯有成就"大器"的领导者,方能引领组织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。在这个纪念孔子诞辰的特殊时刻,让我们共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领导力发展中的深刻价值,传承先贤智慧,开创美好未来。